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用户登录
您现在的位置: 弋阳教育网 >> 教育信息 >> 课程教学改革 >> 正文
教改成功关键在于教师专业素质
作者:陈江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6-9           ★★★

  “教学改革倡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的作用弱化了。教学成功的关键不只在学生,更在于教师的专业素质。目前我国一些中小学教师较低的专业素质,造成了教改的炒作与表演等屡见不鲜的弊端。教改首先需要教师走上专业化之路。

  教改应走科学化而不是艺术化的道路

  目前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经验主义和功利主义盛行。比如在同课异构中,当不同的教师讲授同一门课时,这堂课讲哪些,不讲哪些,该怎样讲,讲到什么程度,完全由教师个人的学科知识与经验决定。有时一堂公开课的好与坏,往往也是众说纷纭,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种经验主义的教学缺乏科学依据,缺少理论支撑,也缺少推广的意义和价值。再说功利主义,目前一些学校教学的最大特点是考什么教什么,教学关注点自始至终只是分数,急功近利成为教学者的主要心态。

  经验主义和功利主义主导下的课堂教学格局,表现为夜郎自大,随风摇摆,教育教学极易被一些有失偏颇而又极具煽动性的所谓教学新理念趁虚而入,有时甚至极端化以至成为一种表演。在我看来,现阶段的教改要走科学化而不是艺术化的道路。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走专业化的道路。

  教师专业化需要破旧立新

  科学化首先意味着教学应遵循一定规则,而不是一味强调个性和独创。基础教育应该考虑大多数人的问题,教师教育也应该考虑大多数人的问题。对刚刚步入教师行列的新手型教师或者长期处于中下水平的普通教师,提出教学个性化或艺术化的要求,不切实际也于事无补。相反,专业化的模式和套路却有助于教师加速成长。

  专业化要求教师的着眼点不应只放在分数上,而应当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应破旧立新,比如要破除观念之弊、课堂之弊、教学之弊等,从而建立起关注过程、关注发展的教学体系。破旧立新的关键之处在于破除教师工作之弊,比如,吃不透教材,抓不住重点,缺乏对教材教学的全局观和长远观,没有时间意识,教学随意性强,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缺少对课堂的掌控能力,等等。

  专业化教师的特征

  一般而言,专业化要求高于职业规范,对于专业化教师而言,教育教学应不仅仅是他们的谋生手段,而是能让他们享受专业带来的尊严和职业自豪感。专业化增强了教师的持续动力,能让他们避免职业衰退期的提早出现。

  专业化的教师一般应当具备如下特征:其一,从狭义学科角度看,必须具有系统而全面的专业理论和实践知识,较高水平的专业判断和决策能力;其二,从非学科角度看,需要具备较强的交流沟通能力与组织协调能力,较高的人文艺术素养与实践创新能力。教师专业化需要在狭义与广义两个方面得到推进。其中,狭义是前提,是必要条件;广义是保障,是充分条件。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相互渗透,都是衡量教师专业化素养的重要指标。

  教师专业化的途径

  教师专业化的路径,总体来说涉及以下方面:

  一是岗前筑基,即严格的专业要求和准入标准。教师是一个专业化程度要求较高的职业,必须有严格的专业要求和准入机制。现在一些师范学院对未来教师的专业化培训针对性不强,大部分师范院校毕业的学生走上教师工作岗位之后,通常还需较长时间的教学实践和摸索,才能成为真正胜任的教师。这是专业化培训程度不够的表现,这种状况不是几本教育学或者心理学专著能够矫正的,相关的教师教育必须增强实践性,增加与实际教学紧密相联的案例,通过岗前培训,为教师奠定较为深厚的专业知识基础。

  二是岗中培训,包括个体研修、研训一体等。相对岗前筑基,有效的岗中培训显得尤为重要,它决定教师专业发展的潜力。教师个体的研修反思是教师个人专业成长的基础,然而有组织、有针对性、切实有效的教学教研活动也非常必要。校本培训、教研组活动、集体备课、校际合作和交流这些群体性、常态性的教研活动,能促进群体成长,同时也能推动教师个体的进步。

  三是岗内评价考核,包括年度评价与职称评聘等。评价是风向标,正确的评价导向可以成为教师成长的持久动力。建议职称评聘不妨两条腿走路,一条走常规路线,一条走业绩路线。对于业绩突出和表现优异的年轻教师,要给他们一条捷径,让他们心中充满持续前进的动力。可以说,科学、公平、有序的评价体系的建立,是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教改只有在教师专业化的道路上前行,才能减少盲动,降低风险,确保教育教学的健康持续发展。

 

                                                                     (本文作者为江西省弋阳县教研室教研员)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公告 | 网站管理 |


     

    Copyright © 2010 江西省弋阳县教育体育局 www.jxyyj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QQ:595666455
    地址:弋阳县方志敏大道19号 邮编:334400 电话:(0793)5900169 网站备案序号:

    技术支持:|| ||本站备用域名: | 网站管理入口